船用发动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即发展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船只前进。
2023年全球船用发动机市场规模为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而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的市场规模为4902亿元。全球船用发动机市场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9%。
全球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和海洋经济的迅猛崛起推动了船舶制造业的增长,进而促进了船用发动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
技术创新:燃气轮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前沿技术的涌现,提升了船用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效率,满足了市场对高效、环保发动机的需求。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支持也为船用发动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特别是集装箱船、油轮和散货船等大型商船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船舶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海洋油气、渔业和海底矿产的勘探,也需要大量的专业船舶,逐步推动了船用发动机的需求。
环保和节能要求: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使得船舶制造业逐步的提升环保性能和能效水平。例如,采用低硫燃料、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优化船舶设计等措施,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同时,环保法规对传统船用发动机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更环保、低排放的船用发动机的发展。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船用发动机行业发展的重要的条件。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新材料应用等技术的应用,能大大的提升船舶的性能、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建造周期。此外,电动舷外发动机的技术创新,如电池技术、电动机设计和控制管理系统的进步,也提高了其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了市场对高效、低噪音和低振动发动机的需求。
政策支持:政府政策对船用发动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老旧营运船舶的报废更新,逐步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及优化支持方式。此外,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全力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的发展,推动LNG、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
船用发动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复合材料等,零部件包括曲轴、连杆、气缸、汽缸盖、机座、活塞、涡轮增压器、燃油喷射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为船用发动机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是船用发动机的应用环节,即船舶制造行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动力装备制造企业,专注于船用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秉承“支撑造船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使命,致力于变成全球一流的船舶动力制造与服务企业。中国动力已累计交付SCR高压双燃料主机超200台套,形成了双燃料主机批量生产能力,实现与世界并跑。2023年,公司成功交验全球首台7S35ME-C9.7-GI+EcoEGR燃料主机,填补了小缸径LNG双燃料主机型谱空白。公司完成甲醇燃料主机制造技术准备和试验能力建设,获得国内批量甲醇燃料主机订单,甲醇燃料主机布局率先走在国内其他主机厂的前面。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营业收入为366.20亿元,同比增长12.83%;归母纯利润是7.43亿元,同比增长80.46%。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注于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产品范围涵盖中、高速柴油机、发电机组及动力集成系统,并涉足柴油机零部件及船用齿轮箱配套等业务。近年来,公司适应环保要求,逐步开发各系列燃气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并引进MAN公司27/38系列、32/40系列、21/31系列、16/24系列大功率中速船用柴油机,功率范围将逐步延伸至12000马力。潍柴重机的中速柴油机占有国内船舶动力市场80%的市场占有率,并大批量出口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品牌声誉。2024年前三季度,潍柴重机营业收入为28.10亿元,同比增长0.37%;归母纯利润是1.44亿元,同比增长7.23%。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业之一,主要是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完成收购母公司中船集团等机构所持的上海外高桥造船100%股权、澄西船舶100%股权和远航文冲54%股权后,新上市公司在原有的船用发动机业务基础上,初步具备了造、修、配完整的船舶制造产业链。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WinGDX92DF,该机型集大功率、智能控制、绿色环保于一体,单机功率可达63840千瓦,在燃用天然气时,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PM颗粒排放比传统燃油发动机分别降低20%、85%、99%和98%。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船舶营业收入为561.69亿元,同比增长13.12%;归母纯利润是22.71亿元,同比下降11.35%。
技术创新:船用发动机行业不断涌现新技术,如燃气轮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这些新技术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慢慢的变成为未来船舶发动机行业的主流。此外,涡轮增压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等也在提升船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化: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排放标准逐步的提升,推动船舶发动机制造商和船东采用更清洁、更节能的发动机技术。这包括使用更清洁的燃料、电动化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等。低碳燃料发动机成为主要流行趋势,响应船舶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船用发动机研制持续沿着大功率、型谱化、绿色节能方向升级。
智能化:船舶发动机制造商越来越注重开发智能化系统,以提高船舶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来优化船舶发动机的运行和维护,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升船舶操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