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 看鸳鸯街道怎么样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春意渐浓,两江新区鸳鸯街道经济“热力值”持续攀升——通号重庆科技智能交通低空巡检项目启动设备调试,长安福特新能源生产线现场机械轰鸣,奥黛丽医美集团实验室内研发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
截至3月初,鸳鸯街道一季度已培育9家企业升规入统,指导10家企业成功申报了科技型企业,挖掘工业公司1个1.1亿元的技改项目纳入固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门红”答卷。
成绩的背后,是鸳鸯街道深入落实企业服务的生动注脚,在鸳鸯街道,政策找企业、服务到心坎,非公有制企业敢闯敢干的底气越来越足。
“过去找政策像‘大海捞针’,现在街道直接把政策‘送上门’。”重庆房子负责人王涵冰对此深有感触。
过去企业申报,由于对政策不熟悉,走冤枉路,重复办理等情况让企业工作人员也苦不堪言。
“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服务专员主动上门对接,只需按照指引,就能快速申报。”王涵冰展示着手机里鸳鸯街道专员的服务信息,《重庆两江新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文件内的支持措施、主要指标一览表等多项政策被手动标红,申报流程图和专员联系方式也清晰备注。这正是鸳鸯街道2025年惠企服务的创新场景,更是落实“政策找人”机制的生动体现。
2024年以来,鸳鸯街道不断迭代升级“政策找人”机制,组建了124名干部职员参与的服务团队,对244家企业组织常态化的“双专员”走访服务,同时还组建10名班子成员带队的服务团队,对254家企业组织“大走访大调研”专项行动。
据统计,2024年,街道累计向辖区企业单位等推送有关政策信息超300条,精准覆盖生物医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批发零售等核心产业,推动94家企业成功申报补助,兑现资金714万元。
此外,街道惠企工作在做好面上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对不一样的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进行“量身定制”服务。如金融工作方面,鸳鸯街道深化“政银企沙龙”品牌效应,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出“一企一策”信贷方案。
从过去的“被动等待”到现在的“主动上门”,从“大海捞针”到“精准滴灌”……鸳鸯街道通过“政策找人”机制,不仅提升了政策落地的效率,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展现了政府服务企业的决心与智慧,打造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鸳鸯样板”。
去年12月7日,汽博中心7家4S店因供电管道井专用线路突发火情导致断电。企业虽紧急启用发电机维持运营,但由于发电机功率输出不稳定,展厅照明不足、设备正常运行受限、维保业务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客户到店体验和日常经营。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企业于12月8日早上7:30左右向街道“双专员”发出求助。
鸳鸯街道服务专员胡晓娅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向新区产业局和国网重庆公司进行反馈。
新区产业局和国网重庆公司前往现场做评估、沟通,随后进场施工。经过紧张的抢修,当晚6:00线路修复完成送电,次日清晨7家门店全部恢复营业,从接诉到解决全程不足12小时。
“双专员的响应速度超乎想象,仅用一天就让断电的展厅恢复了灯火通明。”站在汽博中心A区灯火通明的4S展厅内,中汽西南行政经理程丽感慨道。
2024年,街道聚焦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制定《重点企业“双专员”服务制度》和《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升级“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体系,聚焦用工短缺、供应链梗阻等核心痛点,建立“问题清单—限时办结—跟踪问效”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
△“鸳鸯街道根据公司需求印发《一揽子增量政策》《鸳鸯街道服务企业手册》和《优质企业名录》
此外,街道还根据公司需求印发了《重点企业联系手册》和《优质企业名录》400本,促进企业间的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为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合作“牵线年底,辖区企业诉求办结率达100%,满意度100%。
从快速响应企业紧急诉求,到建立问题清单全流程闭环机制;从解决单一问题,到推动企业间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鸳鸯街道真正的完成了从“被动响应”到“长效赋能”的转变,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激发产业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月10日,华为智能生活馆·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店内,店员们正忙碌地为顾客介绍最新款的智能设备,并为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消费者办理相关手续。
看着井然有序的销售场景,该门店相关负责人范中表示:“这都得感谢鸳鸯街道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我们才可以顺利申报‘升规入统’,不仅成功参与了‘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还大幅度的提高了门店的销售业绩。”
华为智能生活馆·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店于今年1月18日开门营业,是重庆首家已建成独立区域“三角玻璃盒子”的门店,场地近1000余平方米,集华为3C、新能源汽车、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华为智能生活馆。
开业前夕,鸳鸯街道服务专员在走访时了解到,华为智能生活馆·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店希望借助“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逐步提升销售业绩,但由于对政策申报流程不熟悉,迟迟未能行动。
得知企业的需求后,街道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向门店详细讲解“升规入统”的申报流程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细则,并协助门店准备相关材料。
在工作人员“一对一”的指导下,门店迅速完成了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提交,成功“升规入统”后,顺利参与了“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政策的落地不仅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了实惠,也为门店吸引了更多客流,销售额显著提升。
华为智能生活馆·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店“升规入统”正是鸳鸯街道“聚焦主体引育,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街道精准施策,按照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向公司可以提供政策引导、金融信贷、招才引智等支持服务,持续推动企业向科企、高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转化成长,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含金量”。
2024年,街道成功引导6家规上企业迁入,推动8家个体工商户“个转企”,指导19家企业“升规入统”,并培育56家科技型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企业“量”“质”齐升,“高”“新”特点更加凸显。
“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是推动鸳鸯街道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鸳鸯街道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政策激励、服务支撑、统计监督的原则,围绕科技赋智、数字赋能、金融助力等方面加强辖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着力打造具有鸳鸯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